找到相关内容982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

    痛生嗔,失去正念,而构成往生西方净土的障碍,甚至堕入恶趣,生起无量罪业[3]。  此思想,近代印光大师大师极力宏扬,于是,临终助念、说法以提撕亡者正念的“佛教式临终关怀”,蔚为风气,庄严的佛像...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   释昭慧老师  天主教辅仁大学宗教学系   ●、绪论   ●二、净土宗的看法   ●三、生死分际的判定—阿陀那识执受根身  ●四、异象释疑   ●五、综述其他伦理争议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649846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3)

    绝伦的律宗大师。  据其自述:“初出家时即读《梵纲经合注》,续读《灵峰宗论》,乃发起学律之愿”[注:《余弘律之因缘》]并在马浮的影响下,立声弘扬律学。  初,李叔同专治《根本说一切有部律》,后改...戒律他还能“躬履力行,轻重不遗,防护有精严,闻者钦敬”[注:赵朴初《大师》弁言。]  尽管《四分律》和《有部律》都是小乘戒律,但南山道宣说《四分律》义通大乘,自西有“分通大乘”之说。它和《有部律》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749898.html
  • 南山律学研究的新面向——代序

    民国初年,大师重新由日本请回三大部刻版流通以前。中国佛教对南山律学的研究与弘扬,除了明末的宝华山略有努力外(因未见原典,故成绩有限),几乎一概阙如。南山律学的研究与弘扬,民初透过弘公的提倡与讲说、...者,乃明己益物之教乎,吾祖南山虽托训于慈忍,岂无意于将来?愚庆荷大师之道,凡二十载,所述诸科记,仅将百卷。噫!著文字而忘理观者,不亦病乎?今年四十有,知浮世之过半,遂用此观为治心之法。一日讲次,学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350960.html
  • 佛教的道德观

    为五斗米折腰,大师咸菜有咸菜的味道,大迦叶在塚间修行,颜回居住在陋巷,他们所以不以为苦,主要是因为有知足的修养。有了知足,进一步对社会要有感恩的心。我们要想到我们穿衣,是因为有工人为我们织布;我们吃饭,是...  佛教的道德观   星云法师  时间:公元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  地点:国父纪念馆   听众:法师、信徒   (弟子普筠记)   第一、究竟不究竟的一般道德   、伪装的道德  二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951276.html
  • 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述略(1987—1996)

    同上)、《虚云和尚行业记》(拙缫,法音,1989,12期)、《大师对律学的贡献》(济群,法音,1991,5期)、 《欧阳竟无研究》(王国炎,南昌大学学报,1994,1期)。   五、佛教理论范畴...年谱》(岑学吕编著,同上)、《法师年谱》(林子青编著,同上)。   (二)评传:张凤雷、潘桂明各自撰写的《智顗》,前面已提及。洪修平和孙亦平共撰《十大名僧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),介绍了道安...

    吕有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4751848.html
  • 八关斋戒的内容

    夹带书信,或以印刷物达成传递书信的目的,或在平信之中附寄现款,皆算偷税,皆犯盗戒,满五钱,成不可悔罪。  师善于书法,向他求墨宝的人很多。有一次,他的在家弟子寄他一卷宣纸,请他写字,但他写字所要写的字,尚有宣纸剩余,他不知如何处理,为了不犯不与而取,他便写信询问那位在家弟子,从此可以见出大师持戒的谨严了。但是,生活在今日的社会里能够不公开窃盗与走私,已算好人了,至于要绝不苟取分文的非份之财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852003.html
  • 李济华居士遗集

      (5)是娑婆的善知识,是极乐的招待员。  此法门,仪式简单,费用微末,只要会念佛,就是善知识,并不影响推行已久的荐亡佛事。  印光净祖的临终三大要,大师的人生之最后,近代两大导师,苦口婆心之...佛教利济会所,请了碛砂藏经全部,城市如此,乡区亦皆观感兴起,七七事变前,地方佛教的勃兴,谓非常惺大师之力而谁。  七七事变后,范成老法师,得聂云台老居士等之助,在沪创设难民收容所于赫德路佛教净业社内...

    广化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454567.html
  • 慧能与“无相戒”法

    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2年9月第一版。  16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三。  17、《教制教典与教学》,《妙云集》下编之八。  18、《续高僧传·习禅篇论》。  19、《灵峰宗论》。  20、《大师全集》第1册...归结为修行者个体的清净心性。明末永觉元贤曾延续这思想开示僧众说:“不知此戒不是老僧的,亦不是闻大师的,亦不是云栖老人的,亦不是南山律师的,乃至亦不是释迦牟尼佛的,只是诸人自心本具的。所以,六祖大师云...

    无相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2556206.html
  • 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

    ,即为“智慧人生创造”之要素,亦即“现代佛教文化发展之基本要素”。  大师撰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:“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,般若犹如树根”,又云:“不学般若波罗密多,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”,又云...散乱不宁,思想不能集中。若能从定慧培养,日久功深,俟得力时,便如明镜一般,照了一切。近代天台宗谛闲大师曰:“吾人念心之性,一一无非之妙”,此即吾人生命中之慧命,不变之本体,悟此不变之体。  凝神千古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3956468.html
  • 关于十方丛林子孙化及僧制问题的讨论

    者。此舍利弗大众之中。极为清净无诸瑕秽。今此众中最小下座。得须陀洹道。必当上及不退转法。以是之故我不怨责此众。《大师讲演集》79页(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5月版)云:“七、佛自乞僧举 过:是...重振。”  C:  那么,子孙丛林的弥漫,到底将造成何等危害?以至太虚大师将此佛教寺院“家族性”判为佛教衰败的根本症结?  D:  子孙丛林有两种,是“纯子孙庙”,即除了住持徒众外,不让十方僧众入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1756648.html